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石湾陶艺的工艺与发展:通古达变 雅俗千年
  • 作者:
  • 来源:
  • 日期 : 2014-09-04
  岭南地区陶瓷手工业历史悠久,自原始瓷器肇始,一直发展至今,窑火从未熄灭。特别是自唐代逐步兴起的外销瓷器,在宋代达到了高峰并延续到明清时期,在历代对外贸易商品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对发展岭南地区的经济及促进我国的对外经济贸易起到了很大作用,这在国内其他陶瓷产区是不多见的。
  考古资料表明,岭南遍布着众多古代窑址,在全国较为知名的就有广东的梅县水车窑、潮州窑、佛山石湾窑、海康窑等。特别是佛山,与宜兴合为我国两大陶都,其以地方题材为主的石湾陶艺,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文化价值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据着特殊的重要地位。
  善仿又善创 无所不在
  据考古研究,石湾自唐、宋已有艺术陶器的生产,真正形成独特风格的石湾艺术陶器则盛于明、清,世人习惯称之为“石湾公仔”。
  虽然石湾陶艺从唐代开始已经出现,但宋元以前留存至今的作品很少。每每谈起唐代石湾陶,都会提到广东南海墓葬出土的唐代《陶楼形塔式罐》,以及靠近石湾的澜石墓葬出土的宋代《褐彩人物梅瓶》等文物。石湾陶艺真正广泛普遍的流传,应从明代算起,其传世文物数量多、工艺精、品种广、艺术品位高。
  明嘉靖年间,随着佛山陶瓷业专业化的分工和行会组织的产生,石湾窑成为当地陶器的生产基地。明代中晚期,石湾陶艺在原有的基础上更讲究文化和艺术品位,品种也更为丰富。清代生产的“石湾公仔”,因创造出缤纷多彩、高雅古朴的釉色而名声大噪,奠定了它在当时陶瓷界的坚实地位。经过明清两代的发展,石湾陶艺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题材亲近生活,赢得了百姓的喜爱。
  善仿善创,是石湾陶艺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自身特点。自明代以来,石湾陶艺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陶土资源,并吸纳宋代各大名窑的优长,研发出数十种颜色各异的色釉,如仿河南钧窑产品与窑变釉、浙江哥窑的哥釉等,不但仿其各种器型和纹饰,而且仿其各种釉色,特别在仿制宋钧釉方面到现在也很盛行。石湾的窑变釉便是承袭钧窑而来。蒙古灭金入侵南宋后,许多陶工逃往南方,定居广东。经过几代传承,石湾的陶工在钧窑窑变釉技术的基础上,利用本土陶土资源创造出出窑万彩的窑变釉。其中的钧蓝釉、钧红釉、翠毛釉等深受人们喜爱,这类仿宋钧釉的石湾陶艺明至清初被称为“广钧”,因其胎为陶土,因此又称之为“泥钧”。
  石湾陶艺之所以能够长盛不衰,究其原因,主要有陶土资源丰富、交通便利之优势,更重要的是,石湾陶艺扎根于民间,所反映的内容都来自于生活,同时石湾陶艺能继承传统风格,在模仿全国各著名窑口品种的基础上,又有许多独特的创新,如塑造生动传神的仙佛人物、活灵活现的鸟兽鱼虫、工艺绝伦的瓦脊壁画、微塑自然的山公盆景、生活实用的日用品和各种艺术装饰的器物等,大自然中的景物无所不有。
  素胎兼施釉 无所不能
  石湾窑以蓝色釉为基调,间以红、玫瑰紫、翠毛釉诸色为最佳,所创蓝釉中流淌雨点状葱白色品种,俗称“雨淋墙”,或称“雨洒蓝”,是其杰作。虽然石湾的窑变釉承袭了钧窑窑变釉的特点,但也有着自身特色,民国许之衡《饮流斋说瓷》对此有精确的概括:“钧窑之釉,扪之甚平,而内现粗纹,垂垂而直下者,谓之泪痕;屈曲蟠折者,谓之蚯蚓走泥印,是钧窑之特点也。广窑之釉,扪之甚平,而中现蓝斑,大者谓之霞片,小者谓之星点,是广窑之特色也。钧窑以紫胜,广窑以蓝胜。”窑变的釉色,光洁流畅,或聚或散,或浓或淡,犹如暴风骤雨,万马奔腾般的淋漓尽致,使简洁的器形变得华丽多彩,变幻无穷,给人以佳趣天成之感。
  对于素胎的巧妙运用,是石湾陶艺的另一大特点。这种特色在陶塑人物上体现得最为充分,不但丰富了装饰手法,另具一种古朴生动的韵味。明代陶塑人物以佛像、观音、土地公等仙佛人物为主,以不施釉的陶泥“胎骨”表现人体的肌肤,取得了“比瓷雕更有温情和人性”的艺术效果。清代的“石湾公仔”品种更加丰富,人物的脸部、颈部、手部和露出的胸腹部,一般也不施釉,以保持胎色和线条的刻画,不论是大型雕塑或是只有一二厘米高的小件作品,都极度讲究,不但形肖,而且神似。题材方面,清代石湾陶艺在明代原有的基础上又发展出英雄人物、戏剧人物及反映当时百姓生活的渔樵耕读等,都为人们喜闻乐见。
  石湾陶艺的造型规制、釉彩纹饰和风格样式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历史信息,这些题材能反映出各阶层人们的喜好和社会风尚,百姓的喜怒哀乐以及群众的社会认知、道德观念、生活理想和审美情趣。例如大量的仙佛人物题材便与佛山悠久的历史文化根基密不可分——佛山古时称季华乡,属南海郡,因罽宾国(现克什米尔)的三藏法师达毗耶舍将佛教传入而发展成佛家圣地,到唐代便正名为佛山。
Copyright © 鸿运通手机站成品案例 
粤ICP备08012317号 免费热线:4000 662 331